一张图看完ifc LG2美妆动向近况
此前有通过图片的形式为大家分享过疫情过后,美妆品牌在ifc、港汇恒隆广场、来福士广场、新世界大丸百货等几个主要项目的最新动态。但意犹未尽,尤其是ifc对于新品牌的引入、整个区域的完善,以及之后的进展,都值得长期关注。由于包括商场官微、百度地图、苹果自带的地图所示商场平面图均未及时更新,因此我特地为大家做了一张图,用以展示ifc LG2美妆业态的最新近况。
其中平面图中红色底纹柜位所示,为商场最新入驻且围挡的三个品牌,分别来自:
1、LVMH集团旗下的GIVENCHY,该品牌几乎同期入驻港汇恒隆广场筹备中。在ifc拿下原GODIVA的位置,后者则移位至了LG1北侧的手扶梯上行口,毗邻野兽派,鲜花配巧克力也是很搭。不过考虑到Venchi近期的大力拓展势头——先后入驻One ITC和iapm,在来福士广场则是直接替换掉了GODIVA,因此该品类的更新及竞争也是有些微妙。
2、雅诗兰黛集团旗下香水品牌By KILIAN & Frederic Malle,均应该为首店,位于原Sport b.的位置,毗邻CHANEL。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文参考关于品牌的详细介绍:
也欢迎懂行的朋友发表高见。
3、另一个香氛品牌Miller Harris此前新天地店开业时就引起一波话题,之后第二家店开在了One ITC,因此ifc给予一席之地也顺理成章,取代原奇华饼家位。
品牌名用红色底纹标注的BURBERRY及GUCCI彩妆年前就已入驻,同样还在筹备中。与By KILIAN & Frederic Malle类似,同一公司旗下的两个品牌会如何规划专店布局,值得一看。
此前该楼层KIEHL'S和shu uemura各保有独立形象,专店间又打通的手法也是令我印象深刻。
在腹部区域左侧连续调整了星巴克、GODIVA、奇华饼家后,可以说整个美妆区域的氛围终于几乎完整连带了起来。
目前除商场围挡外,唯一穿插在美妆区域中的非美妆品牌,仅剩下O'blu一家,理论上应该也会替换成美妆品类吧,拭目以待了。
当然美妆品牌本身也存在调整,例如此前好像是在ifc开出首店的CAUDALIE已被调整为了SHISEIDO。
而接下去值得关注的,则是即将撤出市场的SPACE NK留下这么好的一个位置会给到谁。理论上现在“四大”中的三家都集中在LG2腹部区域,该位置给到DIOR的话观感氛围是真的好。但后者目前与几个高端品牌并肩依旧留在2层,商场和品牌将会继续将美妆业态保留错位还是逐步调整全部集中到LG2也是值得一看。
LG2若要把一个业态做到极致,目前来看上文提到的单柜位进出问题不大,在已经和几乎所有大集团都取得合作的情况下,做哪个品牌都只是供需关系平衡的体现。难点在于原i.t留下的位置如何切割规划(如果没有画错的话,应是首图北侧蓝色底纹区域)——按实际面积来看,如果做美妆业态甚至可以做4个品牌,但由于呈哑铃形,只有两个入口,中部又较深,将会如何调整规划,亦或是做其他品类,我没有信息。(港汇恒隆广场能做高线美妆且开SEPHORA,这里不会如法炮制吧?考虑到SEPHORA与iapm也取得了合作……)
出于对新鸿基公司文化的尊重,即使微信里有相关的好友我也不会去询问关于商场调整方向的资讯,文中部分涉及到调整的内容只是我的臆断。但好就好在该公司旗下在上海的四个项目,都是个人认为在招商规划方面极具逻辑且目标明确的。
另外有读者会说美妆业态进驻到购物中心虽然很好看,但业绩未必理想。包括此次疫情期间做直播,美妆品牌强势的百货商场更是赚了一大波流量和实际业绩。但对于品牌而言,在购物中心开店成本确实高是一回事,在ifc赚不赚钱我不知道,而开专卖店尤其是进驻到一线购物中心开店对于品牌战略而言又是另一回事。
做企业做品牌看的是大盘,这是我十几年前从业以来就认知到且没有变过的商业规律。如果每家店都是自负盈亏的话,那上海商业这么高的成本,大概要关掉一大半门店了。ifc目前所呈现的状态,就是从商场规划层面,打造一个大而全的高端且尽可能拥有多个独有品牌的美妆区域。这两年来一直在做,做得很彻底,很值得定期回味分享。至于之后怎样,商业可不就是一直在调整的么。